「圖書館戰爭」電影感想

「圖書館戰爭」背景設定在「正化」年間,正化元年為1989年,恰巧就是現實世界的平成元年。

故事中的1989年,也正是所謂「媒體良化法」正式生效的年份。自此,「良化隊」和「圖書隊」便時常展開書籍爭奪戰。由於沒看過小說,故不甚清楚兩隊之間的交戰規則,但就電影呈現的內容來看,每次交戰都有時間限制,並且規定不能攻擊要害(但「良化隊」似乎沒在管這個規定)。以武裝來看,圖書隊還有架UH直昇機,但良化隊似乎只有MP5、防爆盾等武器,比較類似打CQB的裝備。

而且交戰方式也很有趣,雙方總是一排士兵輪流射擊。圖書隊以沙包做為掩體,良化隊則以盾牌護身,徐徐向前推進。我想這應該是設定好的交戰規則,否則現代戰爭中,這種密集前進的隊形根本是自殺,因為對方只要一顆手榴彈就足以造成嚴重傷亡。

所以圖書館戰爭並非戰爭電影啦(笑)。

我認為「圖書館戰爭」探討的是媒體管制。贊成實施檢閱的一方認為,許多不良刊物以及書籍,將腐化青少年身心,進而導致犯罪。例如電影中就有播報一則連續針對女性的犯罪兇手,在其房間搜出許多不良書籍。但反對的一方卻擔心這種無邊際的檢閱,將妨礙言論以及出版自由。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幕是,仁科館長回答笠原為什麼這世界會變成這樣時,他說:「因為人們漠不關心」。

我突然覺得,如果馬政府決定實施檢閱制度,搞不好大部分的台灣人都會贊成吧。畢竟在我們這個年代,我們的同胞對於有立即威脅自身利益的政策,持有較高度的關心,例如遠通啦、洪案等等。至於歷史課本的課綱審查,大多數人是沒有反應的。原因就在於課綱審查從短期來說並無直接明顯的利害產生,要等到下一代接受這種史觀後,才能漸漸看到影響。

另外,圖書隊的設定活像自衛隊。例如圖書隊的政策是「專守防衛」、不能主動攻擊只能被動還擊、不可在圖書館以外的地方使用武器。我一開始以為這片可能是在隱喻自衛隊,不過看完後發現,圖書隊和自衛隊的關連,也僅止於設定而已,全片仍是以「圖書檢閱」、以及笠原與堂上兩位男女之間的故事為主軸。

但我個人感覺,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,似乎比「檢閱制度」來的更搶戲就是了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